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各种网络电信诈骗案例频出,电信诈骗侵害群体有很广泛的特点,但一般都集中在两个年龄段,青少年与老年群体。这些骗术,你能识破吗?
一. 贷款、代办信用卡类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微信、 QQ 等方式向不特定人群发送“免息贷款”、“无抵押贷款”、“交1000元换10万额度”、代办信用卡等虚假信息,诱骗受害人下载仿冒的 APP ,再通过虚假 APP 获取受害人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等个人信息,而后向受害人索要验证码,盗用资金。
防范提示: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办理贷款和信用卡,避免上当受骗。
二. 刷单类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微信、 QQ 等即时聊天软件发布网络兼职刷单工作信息,初期通过快速返还佣金赢得信任,进而要求受害人多次完成刷单任务,再以系统故障、转账延迟、账户冻结为由,诱骗受害人汇款转账到指定账户,最后将受害人拉黑。
防范提示:恶意刷单是违法行为,所有自称可以刷单赚钱的行为均属诈骗,切勿被小利益诱惑,陷入连环骗局。
三.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一直在变种升级,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就有不法分子自称疾控中心等单位工作人员,称受害人在网上贩卖口罩等防疫物资,涉嫌违法犯罪。当受害人否认后,便报出受害人身份信息并询问是否真实。随即称受害人可能由于身份信息泄露被他人利用,将协助受害人转接到公安部门处理。随后不断换身份对受害人进行洗脑,最终要求受害人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
防范提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凡通过电话、短信要求银行转账、汇款的,或者声称进行资金审查的,请一概不要相信。
四. 网络交友诱导赌博、投资类诈骗
不法分子用虚假信息伪装成功人士,对以交友为目的的受害人嘘寒问暖,骗取感情,后通过暴富诱惑,诱导受害人下载投资博彩 app 或登录网址域名,充值境外平台账户。继而以小盈利作为诱饵骗取大额资金,最终导致受害人血本无归。
防范提示:网络交友一定要慎之又慎,切勿在来路不明的 APP 或网站里进行投资。在不确认对方身份的情况下,不轻易涉及金钱往来,更不要轻易相信高收益、高回报的投资产品。
遇到电信诈骗怎么办?
应及联系银行办理银行卡挂失、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密码修改等,防止可能的损失进一步扩大。同时,应尽可能及时记下犯罪分子的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QQ号、MSN码等及银行卡账号,记住犯罪分子的口音、语言特征和诈骗的手段经过,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和追缴被骗款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