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中的电子工程系
一、历史沿革
1979年,筹办仪表专业
1988年,电子工程系成立
1989年,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专业招生(专科)
1992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招生(专科)
2000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招生(本科)
2002年,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招生(本科)
2015年,物联网工程专业招生(本科)
2020年,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本科)
电子工程系成立于1988年,三十余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六千多名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学习能力足的应用型人才。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突出学科专业特色技术。落实“以练促教、以赛促学”的育人特色,为学生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的学生,不仅是专业技能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品质、品德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首肯。系部各项成绩和荣誉是我校近年来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探索实践的经验和成果的结晶。
二、党建工作
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推动系部发展为落脚点,以高质量党建贯穿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全过程。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完善系部党组织抓党建述职评议制度,坚持将支部建在教研室上,强化党员教师思想意识;将党建与业务工作充分融合,提高整体科研实力,一融双高,筑牢育人战斗堡垒。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凝聚力不断提升。完成省级标杆院系申报,通过教工党支部“样板支部”验收。
三、系部概况
引智聚才,强系荣系。现有教职工6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8人、博士23人、在读博士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重视教师在新知识、新专业领域的培训,使得教师的知识体系是鲜活的,研究方向是前沿的,做到知识工具不落后,研究方向不过时。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和奖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从事各项工作的积极性。
现有本科生2036人,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品德修养和专业技术齐抓并举。在德育方面,培养学生技术强国,技术报国的爱国精神与吃苦耐劳,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技术方面,提高学生针对工程问题进行电子设计、研制的综合能力,激励学生真学、真用、真实践。塑造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快速学习的能力。
搭建智创驿站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团队精神三位一体相融合。以互联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西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为平台开展竞赛培训。近三年在教育部认定的56项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8项,二等奖40项、三等奖7项。省部级奖项120余项。
仪器设备,精益先进。系部下设电工电子、电子工程两个实验中心,有15个实验室,17个实验分室。实验室总面积达2180㎡。配备教学科研设备总计1774台套,总资产1504万元。系部特色创新实验室和科研场所可为我系师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和竞赛环境。基础、专业实验室保障了工科专业的电工电子、模电数电等专业基础课程和系部五个专业必修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
专业宽泛,基础通用。现有五个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物联网工程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的支撑专业。五个专业底色厚实,在方向突出,特色明显的基础上兼具通融性、大类性。实施跨学科、跨专业教学,帮助学生精准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叉点,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跨界视野,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就业视角。
四、教学工作
紧跟教育教学发展趋势,以学科专业组建教学团队,以课程群建技术应用,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保障教学质效。近三年来,1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项目获批省级、院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其中省级13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被认定为山西省一流课程,另有2门课程立项为省一流课程线下培育课程;1门课程立项为院级一流课程;2门课程获院级思政示范课。获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9项;获批高等教育学会教研项目4项;获批教育部教指委项目1项;发表教研论文29篇;参编教材2部;1人获院教学基本功竞赛理工组第一名。
五、科研工作
凝练和完善学科研究方向,形成以研究方向建团队,以研究方向带团队的建设思路。借助学院聘请臧克茂院士的平台,在地面无人系统方向开展机器人方面的研发工作。围绕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和院级重点学科,在机器视觉与嵌入式技术研究方向,购置搭建微米级精密激光测量系统。在智能感知与传感技术方向,研究微纳力敏传感结构,提升传感器的灵敏度系数和抗辐照特性。
按照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要求,将支部建设与科研工作相融合,近三年签约科研项目117项,经费进账2000余万元,发表论文84篇,其中SCI/EI收录30篇、核心期刊收录2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6项,转化专利17项。
六、学生工作
坚持“严管厚爱、服务学生”的宗旨,抓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在深化思想引领上下“真”功夫、在育心育德上下“深”功夫、在就业指导上下“硬”功夫、在资助育人上下“细”功夫,为学生提供思想实践、专业实践,提升学生的思想成长能力、道德自律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岗位履职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形成人才培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近年来,思政教育和文体活动成绩喜人,先后获得五四红旗分团委、运动会团体第一名、运动会“精神文明奖”等荣誉。
扎实的培养过程,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多名优秀毕业生进入腾讯、大疆等知名企业工作。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备受用人单位的赞誉,毕业生就业率位稳居学校前列。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为传承历史、延续辉煌的新时代“电子人”,我们将以培根铸魂勇担当,启智润心善作为的姿态,在人才培养上呈现新面貌、实践应用教学中蹚出新模式,科研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学科专业建设上跃升高平台。形成系部工作文化,聚心齐心;系部精神文化,进心润心。在坚持立德树人、驱动系部内涵式发展上再创佳绩,昂首阔步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
(2024年10月更新)